特斯拉意外涨价,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要熄火了?
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
(相关资料图)

准备入手特斯拉的“等等党”们,原本期待特斯拉在近期会降价,然而却没想到在五一节假期间,却突然等来了特斯拉宣布中国市场车型涨价的消息。

01 特斯拉意外涨价

新品略财观关注到,据特斯拉中国官网5月2日消息,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的售价涨至23.19万元,此前为22.99万元;Model 3高性能版涨至33.19万元,此前为32.99万元。

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价格上涨至26.39万元,此前为26.19万元;Model Y长续航版上涨至31.39万元,此前为31.19万元;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上涨至36.39万元,此前为36.19万元。

几乎在同时,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也进行了价格上调,比如,Model Y的价格从之前的46,990美元涨到了47240美元。Model Y 长续航的价格从之前的49990美元上涨至50240美元。

新品略财观认识的一位特斯拉深圳某店的销售顾问,也在朋友圈第一时间分享了特斯拉涨价的消息。

这次特斯拉涨价出乎外界预料,市场曾普遍预计特斯拉今年在中国市场或将再次下调售价。

此前,市场一直传言,特斯拉将对在华出售车型进行价格调整,调整车型为国产Model 3\Model Y,预计Model 3降价4.3万,而Model Y降价4.6万元。调价后,Model 3最低可直接来到18.69万元,与秦PLUS、埃安S、小鹏P5等车型的高配版本拉平。

马斯克更是直言:我们不考虑通过定价打击竞争对手,我们只考虑自己总体的战略,人们是否喜欢我们的车,是否买得起我们的车。

02 看不懂的特斯拉

特斯拉今年年初在中国市场降价,掀起了一场新能源车市价格战,小鹏等品牌随后跟进,蔚来等“坚守阵地”。

特斯拉降价引发了市场一系列连锁反应,有观点认为,特斯拉是一条鲶鱼,不停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,是好事。

也有不少观点认为,特斯拉犹如一条鲨鱼,杀伤力太大,想进一步吞噬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。

《北京商报》近期刊发评论文章称,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,此事同样也引发了市场关注和热议。

但站在消费端角度,特斯拉降价有益,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购入。

特斯拉自进入中国市场后,直接搅动、刺激和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,无论是否喜欢特斯拉品牌,这一点都无法否认。

新品略财观也关注到一个很有意思的“特斯拉现象”,特斯拉品牌形象在市场形成鲜明对比。

在特斯拉用户、员工及特斯拉粉丝看来,是一个卓越有影响力的品牌,很是认同。与之相反,因为特斯拉的各种负面对其没有好感的人,也有不少。

“特斯拉现象”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现象,一家企业和品牌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,更不能做到完美。

特斯拉的售价体系与传统燃油车不同,没有厂家指导价,终端店自行调整,反而是特斯拉统一调整,市场一线快速执行。

特斯拉最开始的降价也曾引发市场争议,被市场调侃称,特斯拉割韭菜。降价也曾引起降价前刚购买特斯拉车主的不满,也发生过车主维权事件。

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,产品成本决定售价,这是最基本的商业价格决策依据。

特斯拉除了品牌、市场等优势外,最大的优势在于特斯拉有供应链优势及不断降低的成本优势,这一点全球车企都很羡慕。

关于价格调整的问题,无论是马斯克,还是特斯拉中国公司的高管都毫不避讳地多次直接表示,特斯拉的售价是由成本和原材料价格决定的。

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,关键原材料成本降了更多,整车成本降低了,只要有一定的利润,特斯拉就有很大的价格调整空间。

有媒体做过对比,特斯拉中国工厂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可以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,国产化率甚至是超过了比亚迪。

有数据显示,特斯拉除了核心的控制系统之外,其他全部国产,所有的电动车,特斯拉国产化率95%,比亚迪90%!其他的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、问界等,国产化率不足80%!

难怪有观点调侃称:特斯拉是更地道的“中国品牌”。

任何一个市场决策首先是要从短期目标需求出发,满足现阶段市场目标。

从短期来看,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是增量市场,国内外各大汽车品牌,造车新势力们正在激烈争抢市场规模,增加市场规模是当前汽车生产制造商们的核心目标。

汽车是典型的制造业,规模大了,量上去了,自然成本就下降了,这就是规模效应。

特斯拉目前无论是在中国市场,还是在全球市场,增量依然是其重要目标。

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最新财季报告发布会后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,若从长期来看,20%的毛利率仍然是特斯拉要坚守的业绩底线,但从短期来看,相较于利润而言,规模对特斯拉更加重要。

从长远目标来看,特斯拉的目标更明确,现在所有的成本优势及供应链等优势,都足以支持其未来发展。

新品略财观一直认为,特斯拉不仅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,更像是一个横跨多行业的能源巨头,仅在汽车行业,特斯拉并不想做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豪华品牌,更像是想做“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或丰田”,想引领和改变行业,特斯拉也做到了这一点。

特斯拉正在积极推进更低成本的新低价车型,市场已在纷纷猜测,新车猜想图更是曝光了网络,未来特斯拉推出新低价车型,预计会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较大影响,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。

所以,从短期和长远目标来看,特斯拉很重视市场规模,特斯拉的低成本优势很明显,价格调整动作也会更频繁。

所以,无论特斯拉是涨价,还是降价,都不足为奇。

新品略财观有多位特斯拉车主朋友,刚开始还会关注价格,后面干脆不关注了。

03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要熄火了?

进入5月,造车新势力纷纷公布4月销量,理想交付25681辆,继续排第一。小鹏交付7079辆,还在挣扎中。蔚来仅交付6658辆,下滑最严重。

二梯队成员中,哪吒和零跑正在加速追赶,哪吒已经连续3个月交付量在1万以上,零跑逐月回升逼近万辆,极氪的势头也很生猛。

传统燃油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市场表现也很抢眼,广汽埃安4月销量41012辆,连续超4万,同比增长302%,环比增长2.5%。

从市场销售数据来看,“蔚小理”出现分化,广汽埃安和吉利汽车旗下极氪表现也很突出,市场进一步分化,竞争也更激烈了。

价格战这个关键词是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得不谈,甚至是无法回避的问题,而如今最先掀起价格战的特斯拉宣布涨价,难道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要熄火了?

品牌定位决定售价,不同品牌,产品有不同的价格区间,客户群体也会不一样,每一家造车新势力,从成立的那一刻,就已经决定。

蔚来定位高端市场,最先发布中大型SUV车型,主攻高端及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,想要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版的"BBA",蔚来汽车定位豪华,有其特定的客户群体,这就意味着市场纵向空间有限。

理想汽车很“聪明”,主打家庭、奶爸等概念,价格区间定位很准确,比传统合资车型价格偏高,但又达不到豪华车型的价格,理想汽车凭借着精准定位和心理营销闯出了一条路,如今销量表现最好。

小鹏汽车定位科技概念,主打年轻人市场,但一直无法摘掉模仿特斯拉的“帽子”,价格年轻人够得着,从去年到现在的市场表现来看,小鹏汽车进入迷茫探索期,急需要找到新亮点,否则只会加速掉队。

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发展,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不同的路,如今表现各异,早在预料之中。

加上已经有那么多失败和破产的造车新势力案例,也给正在造车路上的小米带来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。

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十年时间的发展,从最初的探索期,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出现,经历了数轮洗牌潮,如今进入胜者时代,行业的淘汰还正进一步加速。

在新品略财观看来,对造车新势力而言,已经进入“造车新势力的2.0”强洗牌阶段。

比亚迪作为一家老牌燃油车企业,现如今已经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企业,产品线布局全面,大众、高端、豪华等产品或品牌都已布局,发展一骑绝尘。

广汽埃安、吉利汽车下属品牌极氪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势头也很猛。新品略财观就认识一位95后朋友,不喜欢特斯拉,也不喜欢比亚迪,直接订购了一台极氪。

传统豪华汽车品牌虽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,甚至部分车型价格已经杀入和中国品牌价格重叠的价格区间,但近期奔驰EQE车型市场销量表现有起色。

豪华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定位豪华车市场,仍然会有其特定的购买群体和粉丝,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。

新品略财观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,2022年欧洲大型豪华轿车市场排行榜数据显示,排名第一的是奔驰S级车型(11557辆),奔驰的EQS车型(7513辆)的销量排名第二,超过燃油车车型宝马7系(4604辆)的销售数量。

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来看,竞争最激烈,中国品牌有场地优势、技术优势、产业链优势,以及新一代年轻消费者认可的优势。

但从行业发展阶段及现有市场格局来看, 特斯拉依然有着很大的市场影响力,行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重塑,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奋力向上突破,与国际品牌和豪华汽车品牌直接竞争,成绩值得肯定,前景值得期待。

品牌定位决定目标客群,决定市场空间,所有的车企,不管是造车新势力,还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还是特斯拉以及豪华汽车品牌,都会根据市场行情、销售表现、竞品行为,以及自身的目标进行价格调整。

车企涨价或者价格下调,都是正常的企业自主商业决策行为,也不可能永远涨价,更不可能一直降价,特斯拉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特色,如今市场已经普遍接受。

特斯拉并没有按照此前市场预期进行价格下调,反而涨价,其实并不意外。

特斯拉依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的一个头部玩家,一举一动会吸引全行业关注,特别是未来特斯拉会推出低价新车型,市场的杀伤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。

所以,特斯拉此前价格下降,如今价格稍涨,并不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会熄火。

未来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,强者更强,弱者被淘汰出局,价格体系会更加全面,价格战能否持续,最终由市场来决定。

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,市场竞争越激烈,优秀品牌才会胜出,自己能根据需求进行更多选择,是一件好事。

04 写在最后

据信达证券预测,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总需求会同比上涨3.9%,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预计高达33.2%。

这意味着2023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,市场渗透率也会进一步提高。

新品略财观认为,2023年是造车新势力发展的关键决战之年,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加速淘汰赛之年,市场竞争极为激烈,更无情。

所以,新能源车市的价格战今年仍有很大可能性会再次出现,特别是在下半年出现的概率很高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西洋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